在少阳,则耳聋脉弦数,小柴胡汤加减和之。食积既消,而寒热尚作者,肝邪乘脾所胜,侮所不胜也。
蚕号散治初生儿,七日不乳,名撮口。胃气虚热者,六君子汤及浮麦散。
一小儿因乳母饮酒,小便出血,用八正散去大黄加干葛、山栀、漏芦,母子服之并愈。一小儿咳嗽发热,右脸赤色,作渴烦闷,倦怠少食,肚腹作胀,脉纹如针,此风邪伤肺而饮食伤脾也。
脊疳者,身热羸黄,烦渴下利,拍背有声,脊骨如锯齿,十指皆疮,频啮爪甲。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,喘则欲言不能,隘于胸臆,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。
一小儿泄泻不食,嗳腐酸气,用平胃散一服而泻止,又用五味异功散而饮食增。 如二三服不应,当服归脾汤补之。
若口流涎唇色紫,乃脾气虚寒,用异功散加炮姜、木香。 玉露散治吐泻黄色。